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四百年來,莎翁筆下的哈姆雷特吸引著無數的戲劇人和研究者。《哈姆雷特》通過講述王子為父復仇的故事,描繪了文藝復興晚期英國和歐洲社會的真實面貌,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復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的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并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了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
伴隨著日本侵略者的轟炸聲,病入膏肓的朱生豪趴在床上繼續翻譯莎士比亞的劇本。日軍的炸彈第三次把寫好的手稿炸毀。被炸毀的《哈姆雷特》手稿散落在空中,躺在病床上的朱生豪只輕輕地說了一句“是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不容思考的問題”,便翻身下床開始重新翻譯。炮火聲中丹麥郵號遠遠地吹響,他的眼前仿佛出現了莎翁筆下的丹麥王室…… 弒兄篡位的丹麥國王克勞狄斯匆匆迎娶新寡的嫂子。婚禮上,他的侄子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穿著喪服徐徐登場,讓克勞狄斯心神不寧…… 于此同時,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厲兵秣馬準備進攻丹麥,奪回被丹麥老王搶走的挪威的土地,并為被老哈姆雷特殺死的父親報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