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孔子之入衛銘》 主演 了解昆曲的戲迷兄弟關于袁國良應該并不生疏,作為青年昆曲老生行當的領軍人物,袁國良師承前輩名家計鎮華,多年以來在南邊昆曲舞臺上聲名鵲起。許多觀眾還對幾年前他在新編昆曲《景陽鐘》里的超卓體現形象深入。不過比起此前多以生旦戲中擔任“綠葉”不一樣,這次昆曲《孔子之入衛銘》是一出當之無愧的“末本戲”,喜歡昆曲老生的觀眾們這次也可以一睹袁國良“挑梁”大戲的風貌與神韻。

舞美 舞美方面同樣是北京昆曲戲迷熟悉的豪華陣容。任教于中央戲劇學院、在國際舞美領域權威的PQ展上獲獎的舞美設計大師劉杏林再度受北昆之邀,為本劇設計舞美,以空靈簡約、意境唯美的風格展現兩千多年前的宮廷園囿。同樣來自中戲的胡耀輝教授擔任本劇的燈光設計。 undefined 服飾 本劇的服裝造型設計,是一級舞美設計師藍玲,她曾多次參與到北昆作品的創作中。現任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服裝、化妝設計,其服裝設計在繼承傳統服飾的基礎上勇于創新,融古典美和現代美為一體,以簡潔、流暢、優美、抒情的特點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而享譽海內外。已為10多個劇種、眾多劇團及影視的百余臺劇目進行了創作。 去. 配樂 除了北昆音樂名宿王大元為本劇設計唱腔以外,更有曾經與北昆有過深度合作的上海作曲名家董為杰再次為本劇擔任音樂作曲和配器。 undefined 樂器 音樂配器上只用吹管、彈撥與打擊樂器,舍棄了那個時代并未出現的拉弦樂器。劇中除了使用傳統昆曲里的笛、簫等樂器之外,還加入富有當時時代韻味的編鐘、管鐘、編磬、云鑼等樂器,深具古典風范。渾厚的編鐘與清越的編磬相互映襯,將兩千多年前的諸侯宮廷生活穿過歷史的塵埃呈現在觀眾面前,這不僅是昆曲舞臺上從未有過的藝術體驗,更是戲曲作品中少有的借鑒與補充。除了編鐘等如今已不常見的大型樂器以外,流傳數千年不衰的古琴加入配器也是本次昆曲《孔子之入衛銘》的一大亮點。 undefined 劇本 在保留原劇精彩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修改,保留樣式感、儀式感的同時,加快故事節奏,更快進入劇情;孔子的形象也較之前的演出版本更加瀟灑、機敏、睿智;對原版本中大量的大段唱腔忍痛割愛,盡量避免兩大段唱相連。自然,修改之后保留下來的唱腔,較此前更加飽滿、經典,新的舞臺呈現更值得期待。 undefined
主創 與北方昆曲劇院合作多次,著名導演曹其敬和徐春蘭此次再度攜手,分別擔任本劇的總導演和導演,這兩位導演先后先后打造了《紅樓夢》、《董小宛》、新版《牡丹亭》等多部優秀昆曲作品并屢獲獎項 undefined
2月27/28日19:30 長安大戲院
主演 劇中人…………扮演者 孔 子…………袁國良 南 子…………邵天帥 衛靈公…………海 軍 【演出單位】北方昆曲劇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