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成的天橋藝術中心地下四層,地上三層,包含1個1600座的大劇場、1個1000座的中劇場、1個400座的小劇場和1個300座的多功能廳。走進這座現代氣息濃厚的藝術殿堂,迎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戲樓,成為藝術中心公共空間的視覺焦點。戲樓以梁思成編著的《清式營造則例》為設計依據,按照清式戲樓規制設計,全部采用傳統材料及傳統工藝施工。戲樓為兩層三開間盝頂布瓦型制,高12米,寬13.7米,底層為漢白玉須彌座。戲樓木作構件全部采用優質北美松木,木架油漆采用地仗一麻一布六灰兩珠油做法,彩畫采用金線大點金旋子龍錦枋心彩畫,并大量使用瀝粉貼金工藝。
明年,天橋藝術中心將邀請兩位天橋老藝術家,系統完整地展示其藝術形式、藝術成就、流派傳承及藝術現狀等方面信息,并在天橋藝術中心舉辦“藝術專場演出”,讓廣大市民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
國內大型的劇場一般臺下都會有轉臺、升降臺等臺下機械,但這些機械會影響音樂劇的演出效果。天橋藝術中心的大劇場是迄今國內專業型劇院中唯一一座沒有假臺口的劇場,這種設計符合了當前國際流行的標準,為演出方提供了更大的空間,拉近了演員與觀眾的距離。另外,德國HOAC的拼裝式舞臺全部由巨大的鋁合金結構支架搭建而成,臺面由120塊1.5米見方的臺板組成,采用手動調節高度,也可拆卸,為各類演出提供靈活的變化空間,更大限度地發揮舞臺變化的多樣性。音響方面,天橋藝術中心把音響掛在外面,采用線陣列的方式。在每層觀眾席后面以及頂上懸掛的100多只音箱組合成多區域效果,可為每種劇目提供最佳聽覺感受,這是該設備在中國專業劇院中首次應用。
過去天橋老藝人多在露天擺地攤表演。今天,為了讓更多百姓走進現代化的天橋藝術中心,北京天橋演藝聯盟將推出包括萬人走進戲劇殿堂、百姓戲劇展演活動、天橋老藝術家和非遺傳承人專場演出、“國樂盛典民族交響系列音樂會”、“天橋音樂劇演出季”等多項文化惠民活動。
|